進入2018年,戰爭的腳步,似乎離我們越來越近...
6月18日,美國參議院以“85:10”的選票,通過了《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》。
在該法案中,有一條內容赫然踐踏中國核心利益,即“美軍應幫助臺灣恢復自衛能力”。而更直接的解釋,是這樣的——
美國應該主動參與臺灣的演習,尤其是漢光演習。
臺灣的漢光演習,是基于防御解放軍武力攻臺的作戰計劃。如果美國參與其中,則說明一個問題:美國將幫助臺灣抵御解放軍的統一戰爭。毫無疑問,此舉會嚴重惡化早已脆弱不堪的臺海局勢。
戰爭的風險,呈幾何升高。武力統一,已在路上...
選擇戰爭的美國
2017年12月,在美國參聯會強烈要求派兵訪問臺灣之際,中國罕見的為美國及臺灣劃下了一條戰爭紅線:
美軍艦抵達高雄之日,就是解放軍武力統一臺灣之時。
然而,美國當局似乎并沒有把中國的警告放在心上。自中美貿易戰開打后,美國國內針對臺灣問題,展開了全新戰略布局。
3月,特朗普簽署《臺灣旅行法》;
4月,美國眾議院通過《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》,允許美國對臺大規模軍售;
同月,臺灣開啟“潛艇國造”計劃,請求美國對臺灣進行軍事援助。隨后,美國國務院批準美企參與臺灣潛艇建造計劃。
5月,美國國會再度通過《2018年臺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案》和《2018臺灣國際參與法案》。
6月5日,美國放出大招:派軍艦穿過臺灣海峽。
沒有絲毫意外,美國這是在挑起戰爭。那么,在明知道中國不會退縮的情況下,特朗普為何還要鋌而走險呢?原因有兩點:
第一、加碼中美貿易戰
從整個中美關系史來看,凡事中美存在巨大矛盾、或者美國要對中國展開新一輪戰略壓制時,華盛頓就會打出臺灣牌。
1950年,美國在朝鮮仁川登陸,廣義上的朝鮮戰爭正式爆發。隨后,中國以志愿軍的形式出兵朝鮮。而就在此時,美國派出第七艦隊橫穿臺灣海峽,對中國造成了極大的戰略掣肘。
1991年蘇聯解體,中國重新成為美國遏制對象,臺灣牌再次亮出!
1992年,也就是蘇聯解體的第二年。美國無視《中美聯合公報》聲明,公開向臺灣出售150架F16戰機。由于當年解放軍的主力是清一色的J8、J7等二代機,根本打不過F16,致使兩岸空中力量嚴重失衡。
現在,中美又陷入了大規模對抗時期,中美貿易戰全面打響。
美國在貿易戰期間打出臺灣牌,其實是一招“圍魏救趙”。美國的算盤是這樣的:
第一步,先把臺灣牌亮出來,逼中國對美國妥協,放棄制造2025。
第二步,如果中國不聽話,就繼續挑動臺獨搞事,為戰爭制造機會。
第三步,只要中國大陸發動統一戰爭,美國就會以此為由,煽動整個西方對中國進行制裁。
第四步,若制裁生效,中國經濟必然舉步維艱。而美國必然會提出,只要中國愿意在貿易戰方面妥協,美國就會放開制裁。
第五步,如果中國不妥協,美國就煽動更廣泛的制裁。屆時,中國必然會因為進出口貿易驟降而陷入經濟危機,不論是改革還是產業升級,都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僵局。
不得不說,美國從貿易戰到臺海設置的連環局,在時間選擇上確實很毒辣。目前,中國經濟已進入了轉型的深水區。不論是產業升級,還是去掉高負債杠桿,都在最關鍵的時刻。美國要打的,就是一個措手不及。
具體問題與應對措施,我們留在下一篇中美貿易戰的文章中講。
第二、策應印太戰略
2018年,特朗普正式上馬兩洋戰略工程——印太戰略。
所謂印太戰略,其實是美國針對中國構建的一個環形包圍圈。太平洋是中國的出???,印度洋流通著中國全球三分之二的貿易。
從太平洋到印度洋的環形包圍圈,在地緣上,封殺了中國的擴張空間;在經濟上,威脅了中國的能源運輸與海外貿易。美國此舉,可謂是一箭雙雕。而南海,正處于這個環形包圍圈的中心。
隨著印太戰略的鋪開,美國在南海的大動作接踵而至。
6月5日,在《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》的細節里,美國指出:要求中國在4年內停止南海島礁建設,并且,撤回部署在南海的所有武器!
注意,美國用的是要求,措辭非常強硬。
為了給這個“照會”提供武力支持,美軍派出轟炸機,頻繁飛躍南海!
據統計,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,美國就派出五架戰略轟炸機、三次飛抵南海,最近處距離大陸廣東省僅250公里。如果帶上巡航導彈,可直接打擊中國南部廣東省、云南省、貴州省、廣西省等地。
那么,印太戰略和南海,跟臺灣有什么關系呢?
如果從地圖上觀察美國印太戰略,我們會發現,南海是這個戰略的中心地帶,而印度洋與臺海則是兩翼。
當前,左翼主干的印度已經明確拒絕參與美國的印太戰略,而美國迪戈加西亞群島又不足以單獨支撐起對整個印度洋的監控。所以,美國無法在印度洋上掀起什么風浪,重心也就只有放在右翼的臺海。
首先是地理位置。臺灣與南海距離非常近,高雄港向西南走四百多公里,就是南海東沙群島。
如果美軍以訪問臺海為由,派遣軍艦長期駐扎于高雄附近,可以對我南海東部和北部進行偵查,包括戰爭時期所需要的諸如潛艇噪音、通訊頻碼、電子信號等重要的情報信息,均可以獲得。
當然,除了臺灣本土之外,南海還有個島嶼美國也可以插上一腳。
大家是不是想到了什么?沒錯,就是太平島!
曾經,面對臺灣獨立時,我們無能力;
曾經,面對龐大的小鷹號橫亙在國家分裂與統一之間時,我們亦無能為力。
曾經的曾經,弱小的中國與解放軍,不得不打碎牙齒合血吞,以勾踐為師,臥薪嘗膽數十年,終得今天。